迄今已经签署698MW的意向书,但是获得融资的方式的问题仍未解决
二期扩建项目将进一步深入发掘风光资源优势互补、集中打捆运行的特色模式,探索风光储输与抽水蓄能联合运行控制模式,有效破解大规模新能源集中并网运行技术难题,着力打造世界级的试验示范和科研合作平台。国网冀北电力借助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平台,积极探索清洁能源的友好并网和平滑输出的方法和手段,在涉及风、光、储等诸多新技术和新设备数据积累方面取得多项宝贵的第一手资料。
河北省已将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二期扩建工程列为2013年重点建设项目。近年来,我国风电发展迅猛,单个风电场规划最大接入风电容量已达70万千瓦,仅仅依托示范工程一期10万千瓦风电,难以实现对不同规模新能源并网的试验研究和示范引领。为更好推动我国新能源发电并网运行技术和装备生产技术的提升,深化研究破解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并网技术难题,打造世界级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项目和科研实验平台,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,国网冀北电力于今年6月全面开工建设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二期扩建工程。8月25日,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二期的大脑和控制中枢--工程主控楼顺利封顶。立秋以后,秋老虎依然在全国多地盘旋,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却迎来了一年中最适宜施工的黄金季节。
目前,二期工程风电场、光伏场地的场平工作也完成超过60%,建设者们正抓住有利施工天气,全力推进工程建设。二期扩建工程将着力实现建设规模扩展和软实力提升:一方面立足于确保风机、光伏、储能等相关装备的技术先进性和应用示范性,通过增加并网装机和储能配置,形成规模效应,实现建设规模扩展专家认为,《意见》及《办法》集中解决光伏业的痼疾,未来国内市场发展速度将加快。
王世江认为,企业恢复盈利显示光伏业出现复苏苗头,预计今年下半年行业会开始整体复苏另一方面,由于行业内部形成共识,企业不再进行价格战。未来十年,拉美、中东和非洲等许多新兴地区国家都将进行GW级的光伏安装。《办法》及《意见》已经就解决这两项问题迈出实质性步伐。
第三,并网及补贴拖欠问题有望解决。从2013年8月6日起,94家中国光伏企业按照价格承诺协议可享受对欧盟出口硅片、电池、组件免征反倾销税。
价格协议达成,将提振国内光伏业,龙头企业尤其收益。受政策带动,国内光伏市场启动速度将加快,预计今年国内安装量将达到8GW,未来将保持年10GW的安装量。王世江表示,光伏业复苏进程快于预期。此外,中欧双反达成和解,海外环境向好,也利好国内光伏业。
此前,业内曾一度悲观的认为,欧洲市场可能对华彻底关门。骨干电池组件企业出货量同比均不同程度增长,上半年我国前7位组件厂商出货量已超5GW,约占全国总产量45%。王世江认为,企业恢复盈利显示光伏业出现复苏苗头,预计今年下半年行业会开始整体复苏。同时,《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中要求,中央财政按季度向电网企业预拨补贴资金,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。
生产能力不达标的小企业将被淘汰,产能减少,产品价格上涨,大企业盈利增多,产业洗牌速度将加快。部分企业二季度已开始盈利,行业出现复苏苗头,预计四季度光伏业将开始整体复苏。
《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中明确,上网电价及补贴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。条件是,中国输欧光伏组件价格不得低于每瓦0.56欧元,每年总量不得超过7GW。
欧盟给予的进口配额为7GW,相当于9成的欧洲市场份额,好于预期。首先,电站享受补贴年限明确,电站建设速度将加快。同时,企业将被逼迫进行技术升级,生产技术含量高的产品。第二,行业进入门槛提高,小企业遍地开花﹑产品质量参差问题有望解决,行业整合速度将加快。继上调装机上限后,国务院出台《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及《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》,配合助力国内光伏市场启动。目前,公司满产能运作,订单已排至10月。
业内之前从企业一季度财报判断,行业回暖在明年上半年。太阳能光伏产品出货量同比上涨62%,达到489MW。
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指出,补贴年限明确将加快电站建设速度。一个电站从开始运营到全部收回成本大概为7年左后,在未明确补贴年限前,很多企业顾虑补贴会在投资收回前结束,因此,在拿到项目后迟迟不敢建设电站。
另一方面,大企业由于信誉好,并且生产的光伏产品质量有保证,所以配额会更多的向大企业倾斜,大企业不会损失很多市场份额。专家认为,《意见》及《办法》集中解决光伏业的痼疾,未来国内市场发展速度将加快。
优太新能源副总经理刘鹏表示,协议价格接近欧洲本地企业的平均价格,与41%的惩罚性关税相比,是一个相当大的妥协和平衡。很多企业已停止对欧洲市场出货。此外,工信部近日发布的报告也显示出回暖迹象。组件价格缓步上升,国内的多晶硅电池组件价格从2013年初的近4元/瓦上升至目前的4.3元/瓦。
政策助力加速国内市场启动继上调装机上限后,国务院出台《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及《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》,助力国内光伏市场启动。英利预计2013年出货量将比去年增长39.4%to43.7%。
季度行业将出现整体复苏事实上,行业已出现复苏苗头。欧洲市场不再主导光伏产业,但仍保持年需求10GW以上的水平。
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产业研究员王世江表示。晶澳﹑英利﹑塞维﹑阿斯特等企业第一季度净亏损相比四季度缩窄,晶澳太阳能预计将在2014年上半年恢复盈利。
光伏研究机构Solarbuzz的研究报告显示,2013年上半年全球光伏需求达到15GW,较去年同期提高了9%,预计全年全球终端市场需求预计将超过35GW,并仍然有更高的潜力。业内人士表示,并网及补贴款拖欠是制约国内市场启动的瓶颈因素。《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规定,新上光伏制造项目应满足单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20%、多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8%、薄膜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2%,多晶硅生产综合电耗不高于100千瓦时/千克。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013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,今年二季度,公司运营利润已恢复正值,营收较去年同比增长43%至2.88亿美元,运营利润率达8.8%,净收益达800万美元。
企业毛利率增高,一方面由于小企业相继破产,光伏产品总产能下降,价格上涨。孟宪淦认为,质量标准出台后,光伏组件质量参差不齐问题将得以解决。
《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》中提出,电网企业应提高并网服务效率,保证无障碍接入。此外,企业毛利率的上涨显示小企业逐渐被淘汰,行业趋健康发展。
但二季度状况明显好于一季度,今年四季度行业会开始整体复苏。至此,光伏贸易争端基本结束。